close

這個月進入論文的衝刺期,也開始進入夏天。老師那天寄來一封信告訴我們大家的進度,還有他預估可以口試的時間,這樣也讓幾家歡樂幾家愁。(哈)

老實說,總覺得我寫的論文是目前線上的人(就是目前四人掛之一)最簡單的,沒有很深奧的理論、寫作上不需要很多字彙、文辭造意。寫著寫著,我開始發現寫作的字彙換來換去,就像換句話說。然後寫到這邊就會出現:為什麼會這樣?講的不夠清楚喔!問題一個一個的列下來,我發現好像怎麼漏洞很多,但老師幫我修改的卻一點點而已。

訪談的時候,其中一個資深學員覺得我的研究目的根本不用研究,也會質疑我研究的面向太窄了!雖然對於這些問題,我都能清楚的回覆他研究上的考量和我的想法,但一邊也讓我想到,我的研究是不是對於實務狀況其實沒有很大的幫助?那,我寫了那麼久的論文的意義在哪裡?

有些人會說:
你到底畢業了沒?真的念很~久~
不是念文憑而已嗎?幹嘛那麼認真!
連你都念那麼久了,在職生怎麼辦?
會過就好了啦,不用要求90分吧!

對我來說,念研究所不是為了文憑,若是為了文憑,我為何不去考更好的學校呢?
或許你說,唉呀,你就是沒出社會拉,不知道社會的現實!文憑很重要啊!
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念了那麼久,但很多在職生都早就畢業了。所以,身分和念書的長短、畢業的早晚沒有直接的關係。


剛念一年級的時候,有些家人不是很支持來念書的這個決定,加上還要貸款,所以我一直問自己念研究所真的對我來說有那麼重要嗎?有甚麼義無反顧的理由?也因為這樣一直逼著自己。因為過去的受傷經驗,所以不希望在短時間就進展成太過激情的友誼關係,希望細水長流的人際關係也因此讓別人認為我是個不好親近的人、大學和研究所生活的落差,還有後來遇到生命中的低潮,這些都曾讓我在這段日子不斷的適應、動搖。

直到在第一學期上了老師的課之後,開始喜歡上課,喜歡小型的課程裡面和大家討論的生活,也喜歡每次上課常常有很多問題要去想,雖然有時候很困惑,但常常會覺得豁然開朗。老師上課的方式,可以把看起來有點不大親人的觀點講得很平易近人,尤其是那種隨手捻來的例子說明,讓我覺得理論原來可以跟生活那麼近,原來生活上的種種問題,從理論的好多個角度去看,就會更能夠理解了,也更能去包容這些看起來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事物。和老師跟同學之間真誠互待的方式,讓我感受到老師對於教育理念的堅持,還有關心學生的心意。所以,我開始想要繼續念。

一二年級除了上所上的課,還去上了文史學程的課、當助教,雖然研究所的生活沒有大學在人際和活動上那麼豐富,但卻過得很充實。所以論文的題目是到三年期才開始尋找和確定,也因為我的起步比別人晚,加上我釐清要做的題目、找研究場域也花了蠻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一不小心就念到四年級了。

原本,很信心滿滿的(有嘛)覺得在這過程中都沒有愧對自己,一步步穩穩的走著每一步,我想就算不是寫一份極大貢獻的文章,至少我很認真的做這件事,也慢慢的受到肯定了。但從申請補助案沒通過之後,我發現我研究的議題,好像不怎麼是目前實務界認為極重要的,或許這樣關心的視角已經更換到另外一個公共參與的議題上了,然後在寫作上遇到詞彙少、寫得很淺的問題之後,自己也開始鬆動,甚至不確定自己的論文意義在哪裡。

這種話,我一直沒有跟老師說,只有跟戰友提提,或是在巴布上面大家互相發牢騷大家鼓勵一下。雖然我們沒辦遠傳,但消息一直沒有距離,所以今天早上就收到老師寄給大家的信了。

看到老師的話,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鼓勵。也讓我想起來在做研究這段過程中,我因為進入田野、訪問,磨練到自己個性上的不足之處,因為寫作學習耐性還有邏輯與思考。收到老師的信之後覺得,有一個很厚的後盾,所以,繼續努力的寫吧!


「十月的天空這部戲裡一起製作火箭的四個男孩,最後只有一個侯默當太空人,甚至他們製造的火箭根本也對科技發展毫無助益,這是否意謂著一同研究火箭的過程是沒有意義的呢?這個答案見仁見智,但我認為:對這四個孩子來說,製作火箭的「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因為製作火箭的過程讓這些孩子發現自己的夢想,並且透過不斷嘗試錯誤來激發自己的生命力、挫折忍受力,這種感覺是「原來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實踐夢想」的主體感。當然,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過程中親朋好友的扶持,更是生命中最真實、最值得珍藏的體驗。

在你們身上,我看到這份研究生歷程中最珍貴的東西,它比一篇一百分的論文更讓我激賞、珍惜。在你們身上,我看到這份研究生歷程中最珍貴的東西,它比一篇一百分的論文更讓我激賞、珍惜。」



。延伸閱讀:比一百分論文更好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ley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