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週畢業旅行取消之後,又進入協助同學規劃活動的生活裡,這組因為兩人的不熟悉又不想要特別約出來討論的狀態下,很多時候都是我和魷魚兩人在討論修改,昨天在通訊錄上面看到同學的暱稱:『我恨企劃書』!

以我對他的了解我知道只是他們年輕人血氣方剛的發牢騷,但是我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帶給同學這部份的協助和學習,有時候在修改企劃的時候其實很常遇到掙扎的事件,有些人已經習慣不想思考了,所以慣用以前經歷過的經驗來設計活動但是並不符合活動主題,我在旁邊其實很希望可以丟東西去刺激他們的靈感,不希望到最後是我或老師的構想,而同學只是去操作而已,或是因為已經不是他們原先想要做的內容,所以他們感到放棄。有時候因為對於課程必須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在,所以給予同學發揮的部份還是會有一些框架,若是過於讓同學們發揮有時後會出現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卻跟主題一點關係也沒有,雖然老師在這部份有一定的原則,甚至讓同學覺的就是要符合老師標準,但是其實原則在那裡,你們要在框框裡跳舞、演戲、畫畫、或是走路都是可以的!

希望可以讓他們了解,應該要先想想自己跟主題的關係是什麼,自己覺得重要的是什麼,再去藉由活動的形式帶出來,而不是馬上想到我要帶什麼看起來很新奇、創新的東西,甚至自己都覺得已經用過很多遍已經厭倦的活動,因為想不到其他的了,又再帶了一次,這樣感覺應該很自打嘴巴吧!

此外,這堂課不只讓同學去練習根據主題設計活動,也需要對同學們負責,讓同學有學習到東西,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帶同學去思考這個主題跟自己的關係,有時候帶的不夠完整的也沒有機會再去彌補。

有時後會覺得自己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陪伴、增加熟悉度,有些人會因為我的協助而依賴,有些人會因此有其他想法,有些人會覺得我提供的不夠....雖然我很希望自己可以讓他們學到東西,在協助的狀態下更需要根據每組不同的個性用不同的方式去push,反而是我在這邊要調整和改變的學習。同時也發現自己會出現恨鐵不成鋼的母性心態....有時候也會自責是不是自己無法讓某些組因為設計這些活動而開心或是有收穫。

剛好昨晚跟小高老師聊到,他跟我分享林霖老師在b版上面po了一篇給同學的一封信,看了看還真多感慨,也發現老師是個挺關心學生的老師~


套一句敏雄老師的分享:「真正的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而協助最多學生成為大師;真正的成功不在於超越多少人,而在於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如果你還有興趣,可以點進延伸閱讀其他兩位老師對同學學習的一些看法:
老師寫給同學的一封信-政大社會系黃厚銘
教改偏離自由心靈-台大政治系江宜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ley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